第(1/3)页 陕西地区总负责人之一,负责人才储备,中华重工人文推动等职能的李伯升。 在西安城的一处宅院。 这里是中华重工租的房子,成为办公场所。 李伯升看着从北平来的技术报,还有生活报,以及他们部门收到的文书。 “关于中华重工各部发挥主动性的要求!” 李伯升仔细的看着手里的新文书。 他知道小王爷刚去了大宁,但是没想到小王爷会这么快放权。 作为当年在文书房的文书,李伯升了解小王爷,对文书上的信息,有更高的敏感度。 他看到了手中这份文书的意义。 中华重工的自我成长能力,不但是小王爷允许,也是中华重工向外开拓的局面下必然的过程。 新戏在陕西的发展,就是李伯升的尝试。 他当年编剧过新戏,还在北平大火,改变了社会风气,所以在陕西推广新戏是他拿手本事。 好几场新戏,经过他组办的戏剧院,在陕西引起了很大的成功。 军中将领子弟,舍人身份,在中华重工枢纽文书房工作锻炼,下放到部门,然后又外放。 李伯升对中华重工的发展历程,有高度的认知,属于战略性人才,是朱高炽的定义。 看完这份文书后,他和陕西的其余负责人,齐聚西安城开了一个闭门会议。 “我想要在陕西,成立军户经济合作社!” 李伯升的提议,引起了其余负责人的顾虑。 “中华重工在外省的行事,已经引起了许多的不满,而军户经济合作社的影响力,恐怕会引起忌惮,最终适得其反。” 有人提出了反对。 李伯升没有急躁,而是耐心解释。 “陕西和山西是不同的,山西是涌入北平人口最多的省份,所以官府有怨言,晋王也有顾虑,但是陕西不同。” 随着北平的工业化发展,需要越来越多的人口,以及北平官府有了余力,加上先进的生产力,北平新一届的布政司主导的大开荒。 还有化肥,农具等提高田亩产量,和提升劳动效率。 北平的第一产业,第二产业,第三产业都开始了大踏步的发展,人均收入永久提升。 形成了漩涡,吸引周边的人口涌入北平。 山东和山西,是涌入北平的人口大省,其次是河南。 “陕西因为当年的政治环境,导致秦王府和陕西官府两败俱伤,两者都伤了元气。” “借助这个形势,我们成为了陕西布政司和现在的秦王府,两者之间的中间人。” “诚然,如果我们在陕西筹办军户合作社,必然会有些阻碍和冲突,但是遇到了问题就解决问题,不能因为会有阻力,就因此放弃。” 李伯升说话的调子很高。 但其余的人也不是吃素的,并不会被李伯升的话为难住。 “在陕西筹办军户经济合作社,这个计划太危险,太容易受阻,更重要的是,这份计划如果失败,会引起高度的反弹,对中华重工现在在陕西的发展,是有很大威胁性的。” “说句严重的后果,可能这两年中华重工在陕西的努力,一招化为灰烬。” 这位负责人的想法,获得了更多人的赞同。 怕的不是阻力,而是后果太严重,严重到中华重工在陕西的存在与否。 李伯升坚持自己的意见。 因为他了解小王爷。 小王爷不是圣人。 第(1/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