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页 “师傅们,先吃饭吧。” 食堂收到通知,单独为加班的工作人员们准备了宵夜,推着装满食物的推车走进来。 “谢谢,谢谢。” 管事连声称谢,然后招呼人们,“先来吃宵夜,吃饱了肚子才有力气琢磨。” 人们没有动。 他们全力以赴的想要把事情办好。 这在后世已经是很难看到的精神,只有在部分地方才能看得见。 奉献精神已经成为了被嘲讽的对象。 不是人们错了。 但是在现在的北平。 人人都想要奉献。 七妹哪怕再挂念自己的孩子,虽然她还没有恢复上班,属于义务的帮忙。 但是她仍然从早到晚没有休息过。 嗓子都哑了。 按照科学的说法,这种行为是不健康的,效率比并不高,反而劳逸结合才更有效率。 但是却不知道奇迹。 奇迹。 是人创造出来的。 一个接一个的奇迹。 没有人觉得自己吃亏了,也没有人觉得自己被剥削了,更没有人偷懒。 热气腾腾的宵夜,已经冷却了下来。 伙房的大师傅叹了口气,推着推车离开,他要把宵夜重新加热。 “今天你们加班多晚,我们伙房就陪多晚,只要你们饿了,我们伙房就一定让你们吃上热乎的。” 大师傅坚定的说道。 “不用如此,你们伙房明日还要为大剧院做饭,工作辛苦,早点回去歇息吧。” “哈哈。”伙房大师傅用力拍了拍自己的胸脯,“咱这铁汉子,别说一夜不睡,就是三天三夜不睡,站也站得直,烧得出好饭。” 二胡的伴奏声响起。 然后就是三排瓷铜的编钟乐器。 一个人背着背带,木托抵在肚子上,两手拿着细锥,敲击的编钟,发出美妙的音乐声。 然后是笛子声音响起。 …… 合成了气势宏博,节奏明快的前奏。 “咱们工人有力量。” 一位中年工作人员,用洪亮宽广的声音先起了头。 “嘿。” 工作人员身后,是三排的人员,其中有半数以上的女性,正是赵锐的建议。 他说有一次在学校。 早操完后,不知道哪个班级先唱起了歌曲,最后女子班也唱了,这个场面他久久无法忘记。 赵锐是赵家寡妇的孩子。 赵家寡妇是北平大剧院的名角。 继承了母亲外表和嗓子的赵锐,多年来读书,又在学校毕业,竟然成为了此次临时负责人之一。 他的建议最后被采纳。 人们最终决定他的想法最好,试过了几次后,的确让人无法挑剔,所有的乐师都接受了。 当然了,主要还是乐师们,他们充实了这个方案。 “嘿。” “咱们工人有力量。” 合唱声,就像在人们心中击打。 这句话就像具备了魔力,人们耳朵听到后,心里就生出了力气。 这是一首让人们有力的歌。 “每天每日工作忙!” 男主唱把短短的七个字,唱的起伏连绵,听起来难以忘记,只觉格外的醒目。 “嘿。” 一个嘿。 让人们想到了工地。 那些举着大石盘的工人们,他们热气沸腾的干活,任何人去了工地,都会感受到工地的力量。 “改成了高楼大房。” “修起了铁路煤矿。” “改造的世界变呀百么变了样。” 七妹是女音的主唱,主要表现在合唱中。 她唱的眼泪流了出来。 别的人怎么想她不知道。 第(1/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