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页 江西。 江西布政司,面积一十五万余平方公里,在册人口高达九百万,实际人口未知。 山多,丘陵多,平原少。 如果不是先民代代发展出来的先进农业技术,恐怕早就爆发了灾乱。 江西行省的面积比同时期的英国少了十万平方公里,而江西行省的人口却比同时期英国多了两倍有余。 英国只有贵族阶级的家庭教师,以及教廷内部的教学。 除了以上两方面,江西还设有府学,州学,县学,民间还有乡绅势力为主办的社学。 江西有位年近三十岁的“老神童”。 因为多次告诫朱元璋,对朱元璋的一些政策不满,如今回到家乡在江西讲学。 早年。 江西省府洪都街,一大户逼债,抢夺了一民户独女为自家奴仆,当时还年轻的老神童得知,写了一篇《大诰》送去大户家。 大户看到后,连夜送还民女,并且免除这家民户的债务当做赔偿道歉。 老神童的才能和名声都不错,朱元璋其实非常喜欢,可是此人屡屡与朱元璋唱反调,甚至为死去的李善长写奏折辩解。 因为有理有据,最喜欢向人说教的朱元璋,竟然连反驳的地方都找不到,最后无奈罢免了老神童。 眼不见心不烦。 老神童屁股一拍,回去老家讲学为生,倡导社会风气,日子倒是过得逍遥。 “我早说刘三吾是没有大局观的人,没有才能而当高位,只能带来大灾祸,于国于民于己都是伤害,如今果不其然也。” 南北榜之事,虽然已经过去,几个月后又开了一科,中试的都是北方士子,引起了许多南方士子的不满。 南方士子认为不公平。 凭什么大家读一样的书,却要分两种考试,对他们何其不公。 社会舆论中,老神童无奈的摇了摇头。 “唉,虽然圣人解决了此事,可到底也只是弥补伤害,而伤害却已经造成,刘三吾啊刘三吾,你真是罪该万死。” “解缙。” “解缙。” 门外,一好友高兴的跑进院内,亲自抱着厚厚的一沓报纸。 “北平的报纸,我托人帮你带回来了。” “是吗。” 解缙大喜,手里的毛笔都没有来得及放下,一口气跑出了屋子,看到好友怀里的报纸,露出痛快的大笑。 “好啊,好啊。” 解缙摸着报纸,一脸的疑惑,“都说北平模式好,更有人说北平模式大奸大恶,到底好不好,只有自己看了才知道呀。” “听说杨士奇去了北平,有人收到过杨士奇的书信,信中说杨士奇留在了北平,加入了王府做事,许多人笑话杨士奇,说他依附权势,想要混个从龙之功。” “管他人如何。”解缙对杨士奇不算熟,从好友怀中接过报纸,一心要回房。 好友忍不住笑了笑,倒也没有见怪,知道好友的性子如此,更有过目不忘之能。 解缙至此闭门不出。 别人读书是看字,为了记住需要读好些遍,用不少心神,而解缙有过目不忘之能,所以读书更喜欢解字。 “生产力?” “这个说法颇有些意思。” 桌上。 家人送来的食物已经凉了,解缙看也未看一眼,沉醉于报纸之中。 “精神文明建设,不就是教化么,让百姓们懂礼,知世间道理,不过给人感觉,前者颇有众人参与,而后者倒是自上而下的意味。” 第(1/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