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页 “原来先民这么厉害。” “既然先民这么厉害,为何又会被打败呢。”有人嘲笑道。 听到那人的嘲笑。 无论是‘黄先生’还是那读书人,都瞪了一眼过去。 “滚。” ‘黄先生’骂道。 那人愤怒的要上前理论,结果‘黄先生’的随从和晚辈都起身,那人身后也被不知道是谁锤了两下。 见势不妙,那人狼狈的回去自己的座位。 读书人这才摇了摇头。 “不是在下不跟他争辩,而是先民有言,道不同不相为谋。”读书人解释了一番,然后才向人们诉说本质的原因。 “说得好。” “道理只能跟一条道上的人才能讲通,只有一条道上的人,才能被道理说服。” “如果不是一条道,哪怕宁愿是饿死都不会接受对方的道理的。” ‘黄先生’笑道。 “对于不同道的人,只能靠拳头说服对方。” “有这样顽固不化的人?”周围的人好奇的问道。 哪里有嫌弃自己种族的。 “林子大了什么鸟都有,不足为奇,无论古今中外,从不缺乏这样的人。”读书人笑道。 “就如在下认为大明最伟大,可如果有人骨子里不认为大明伟大,岂能是说得通的。” 读书人的这句话,拉开了不少人的反对。 乡绅反问道:“如果大明最伟大,那粮点与民争利,难道就不能反对?” 读书人笑道:“这是术的争论,而是不是道的争论,粮点好还是不好,不同的人有不同的看法。” “到底好还是不好,最终由我们当代的人来决定,跟大明伟大不伟大又有什么矛盾?” 读书人又推了推眼镜,“否认大明伟大,其实就是否认自己,因为大明伟大不伟大,以前有先民决定,现在由当代人决定,你连自己都不认可自己,岂不是更证明自己的错误。” “正确的认知自己,做出符合自己认知的事情,知行合一,那么大明自然伟大,可明知道认知的道理,却还是做出违背道理的事情,那并不是大明不伟大,而是你自己的问题。” “陈先生高见!” ‘黄先生’惊叹。 一句知行合一,‘黄先生’仿佛听闻了大道。 “这并不是在下的观念,而是技术报上的观念,在下只不过是借用,不敢贪功。” 路途在欢声中抵达了终点。 ‘黄先生’以及他的随从和晚辈下车了,众人纷纷向这位读书人告别。 旧的乘客下了车,新的乘客上车。 不同的人,相同的车厢,同样的欢声笑语,各地的人们齐聚在一起,信息的交流效率发生了质的改变。 广德站台。 外面有许多挑着担子的苦力们,应天府到底是应天府,铁道开通几个月,更加快速和便宜的运输方式,吸引了诸多大小商人。 朱元璋脸上笑开了花。 对于刚才乘坐的铁道非常的满意,“去看一看州学。” 北平的教书先生如此高的水平,朱元璋很羡慕,他想去亲眼看看本地的州学。 州学在广德州城。 一行人进了城,很快就来到了州学附近。 “这……”朱元璋傻眼了。 他身旁的李道信等人也情不自禁的张开了嘴巴,傻傻的望着前方大街。 州学的门口,摆满了摊子。 那些摊子不卖东西,相反,他们在“买”人。 “中华重工招聘。” “合记商行招聘。” “北平教育部招聘。” “铁道总部招聘。” “军户经济合作社招聘。” 第(1/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