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页 京城。 紫荆城的奉天殿外,右边是春和宫,本来是太子的寝宫,如今安排给了朱高炽,改为皇太孙的寝宫。 春和宫的南门,就是文华殿的区域,让朱高炽节省了不少的时间。 公司和家挨在一起,后世许多打工人梦寐以求的希望。 郭彩莲又怀孕了。 朱高炽早起,与郭彩莲一起用早膳。 因为朱元璋的规章制度,皇宫的伙食节俭,加上朱高炽也不是喜欢奢靡的人。 于是小两口围着小餐桌,桌子上有稀粥,蛋汤,豆腐脑,豆汁,酱菜,馒头。 一岁半的小儿子,已经开始吃辅食。 朱高炽喝完了豆腐脑。 “今日我就不去问安母妃了,你带着瞻儿一起去。”朱高炽交代道。 虽然媳妇换了,生的儿子肯定也不同。 但是朱元璋取的名,最后又叫做了朱瞻基,朱高炽并没有意见,一个名字而已。 上辈子自己孩子的名也不是他取的,是老丈人取的。 那时候穷。 穷小子一个,要啥啥没有,工资也低,低到后来常想,这么好的老婆,当初为啥就愿意跟自己吃苦呢。 听到彩礼只要五万,穷小子还是觉得为难,因为家里太穷了,五万都拿不出来。 最后勉力拿了出来,没想到老丈人一家还了十万回来。 买房给钱,生孩子帮忙看。 油米菜是每月不断。 老丈人一家勤快,从鳝鱼到龙虾,从母鸡到鸡蛋,每年都能吃到吃不下。 这是什么。 这就是上一代的期盼。 下一代人努力干,同样再为下一代。 代代接力,传薪精神。 从乡村到小城市,从小城市到大城市,为子孙创造更好的环境,就是中华民族的内核。 才有了哪怕是亚马逊的原始森林里,都能有华人在那里卖方便面的身影。 所以只要有华人的地方,华人就能成为当地的富户。 这就是中华文明的伟大之处。 一套完整的传承。 从拜祖到香火,从香火到教子的传统社会伦理。 与西方生命由神赐予,与印度生命轮回的思想截然不同的伟大文明。 郭彩莲看孩子吃饱了,小脸忧虑道:“朱瞻基还有几个月就是两岁了,可不可以读书?” “哈。” 朱高炽忍不住笑了,这才是初为人母,又紧张又期盼的心情,倒是也能理解。 “这么小的孩子,还没有长全,能学什么,好好养着,平安长大才是正经。” 郭彩莲就是问问。 她从来没想到会有今天,想到孩子的身份,她就无法安宁,生怕孩子以后不成材。 “哪怕认得几个字,皇爷爷也能欢喜。” “只怕皇爷爷会生气。” 朱高炽笑道。 朱元璋不是什么都不懂的人,如何不懂教育孩子。 一岁的孩子已经可以看图书,但每个孩子的天赋是不一样的,自然成长就好,否则是拔苗助长。 第(1/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