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页 不是提高了生产效率,保证了产品质量,降低了制造成本,就能够横扫市场的,还有很多因素需要考虑,同行竞争、技术路线、营销策略…… 研发,制造,品牌营销,这三个环节里面,制造只是投入最小的一环。 从工厂到客户,还有很长的一段路,这里面有太多太多的东西了。 产业经济学有一个著名的理论:微笑曲线。处于曲线两端的是研发和品牌营销环节,属于高利润,曲线中间的便是制造环节,利润最低,劳动密集。 杨见明这才发现,制造环节出身的他,需要学习的东西还有很多,很多。 他总结了一下,他刚成年就进入了大公司实习,转正后一直在生产现场工作,他对工厂内部的熟悉程度,是他所擅长的。 突然,杨见明想到了后面的路该怎么走了。 工厂外面的,他不够擅长。 那工厂里面的呢! 很多刚起步的工厂,瓶颈不就是在生产混乱,成本高涨效率低下吗? 如果杨见明能够提供整改方案,并且帮助这些工厂将效益提升上来呢? 就像以前在大公司做项目一样,一个大项目下来,一百几十万的节省成本。 如果杨见明帮助那些工厂提高了有效产出,那么他只需要在这个效益提升的部分收取一定的费用,这个就是很大的利润了。 杨见明仿佛看到一个更加光明的未来在向他招手。 在这个他最擅长的领域,就是他以后的战场了。 杨小明的目光回到车间,刚刚有光的、明亮的眼睛像是黯淡了下来。 他转身,瘫坐在沙发上。 外面轰隆轰隆的机器蜂鸣声,在一个个地停止、消失。 那是设备停机的涡旋声,高转速马达停止的声音。 当熟悉的环境中,最大的噪音消失之后,就算是还能清晰地听到其它的小的声音,可依然会觉得整个世界都好像安静了下来。 随着一个一个设备轰鸣声的停滞,杨见明的心也跟着往下沉,仿佛是身上的零件在一个个停止运作一样,身体开始在罢工…… 每停止一个声音,失落感就强上一分。 杨见明好像看到一个失魂落魄,破产了的自己。 就这样,杨见明陷入一个莫名的心境。 无尽失落中,凭空出现一个空灵的思绪。 随着这个空灵思绪的放大,杨见明感受到了前所未有的放松。 从创业开始,杨见明的心就一直在绷着,员工越来越多的时候,他的压力就越来越大。 这几年里,他从来没有轻松过片刻。 他不敢放松下来。 当下,难得有这种空灵的感觉,杨见明便任由这个感觉蔓延,在内心不断放大,让整个人都松了下来,就像一个很困很困的人,面前突然出现一张床,毫不犹豫地躺了下去,酣畅淋漓地睡上一觉,管它天昏地暗,管它日月无光,管它上班、压力、贷款…… 在这个玄之又玄的心境中,杨见明身体内,一股磅礴的力量从灵窍中溢出,迅速游走。 杨见明觉醒了。 体内的灵窍像是火山爆发一样。 轰隆…… 轰隆…… 轰隆…… 杨小明竟然连开三个灵窍。 刚觉醒就连开三窍,这实在是太匪夷所思了!!! 前所未闻,前所未见。 他的身上,出现了诡异的星云形状。 犹如浩瀚的星空,深邃、神秘、强大。 第(3/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