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页 朱常淦盯着这个名字。 骆养性。 朱常淦为啥自打进入皇宫,就极度的没有安全感,生怕自己不知道啥时候就落水了? 因为崇祯临死手上都没有一兵一卒可用。 连西厂、锦衣卫这样直属于天子的私军都不在自己手里,哪里来的安全感? 攘外必先安内。 经过今天西厂这件事,应该已经引起文官集团的警觉。 锦衣卫权力的收回,到了刻不容缓、势在必行的地步。 朱常淦想动骆养性,更是因为他这个人。 老实说, 骆养性远不是王之心可以比拟的。 王之心一个太监出身,压根没有什么根底。 但骆养性不同, 骆养性出身明朝勋贵家庭。 祖上曾因军功在皇帝身边供职,而从其曾祖开始便在锦衣卫任职,其中曾祖骆安官至锦衣卫都指挥使。 再说他的外公赵梦祐,在万历年间同样曾任锦衣卫都指挥使,其父骆思恭更是官至少傅兼太子太傅、掌锦衣卫事都指挥使、左军都督府左都督。 再说他的父亲,骆思恭。 号称是战争中的指挥使。 骆思恭任内,明朝发生了大战事,即万历三大征。 也正因此,锦衣卫的主要职责转向了对外作战。 刺探情报、传递信息乃至直接参与作战都有参与,出力很大。 骆思恭掌卫时间从万历十年到天启四年,长达四十二年,除了为三大征出力最大的皇帝部门。 崇祯九年,也就是去年,骆思恭病故,被崇祯赠太傅,赐葬许多珍贵之物。 足见骆家的家族势力,根深蒂固的锦衣卫, 天启三年,以父亲的功绩,骆养性得以恩荫世袭锦衣卫百户入仕。 崇祯二年,升任南镇抚司佥书,刚刚又于今年年初,升任都督佥事,掌锦衣卫,可以说仕途一片坦途、权柄极重。 骆养性有一個外号:敛财指挥使。 锦衣卫落到他手里之后,并没有像他爹骆思恭一样,在战争中发挥任何的作用。 而是成了他的个人敛财工具,除了大肆敛财,再无其他作为。 若是他只是贪些钱,实心实意的为皇帝分忧,朱常淦或许还真的暂时不想动他。 但这人坐在这么重要的位置上,却和文官们有很深的羁绊。 那性质就完全不一样了, 何况这家伙野心还极大,经常伸手左右朝堂的局势,参与党争。 对皇帝的命令阳奉阴违。 有两件事儿, 一件事儿是东林党人熊开元、升任行等人弹劾周延儒案。 当时周延儒已经归隐七年,朝中掌权的乃是温体仁亲信。 第(1/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