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页 “黄尚书说的没错,眼下正是关键时候。”刑部尚书郑三俊也咬牙道:“小不忍则乱大谋,无非是几十匹军马,几千两银子而已。” 而已…… 对于他们来说,还真的只是而已,在座的哪一个家中没有几万亩地? 几千两银子,对于他们来说,也只是有些肉疼。 “就依你们所说。”吏部左侍郎田维嘉也只能无奈点头,“等陛下知道地方各地政令不通的时候,有他反过来求我们的时候。” …… 翌日清早, 崇祯第三场考四书文或经文一篇,律赋一篇,五言八韵试帖诗一首。 这一场,比上次夹带作弊更加地严重,他脸上的怒火中烧,却没有站起来,而是低声低声怒骂道:“大明将亡?如此下去,怎能不亡?” “怎能不亡啊?全被这些蛀虫给毁了。” 他看着远处护卫的刀,真的想抽出来一刀砍在那两个作弊者的头上。 此时,隔壁的缝隙之中传过来一个声音,“你是独孤先生的学生吧?” “你怎么知道?你是?” 崇祯刚想说话,却连忙将头给转了回去,因为有官差过来巡视了。 等人过去,隔壁的缝隙之中才再次有声音传过来,“我们五个相互作保的啊,自然知晓……一看你就是第一次考试,义愤填膺很正常。” “这已经是常态了吗?” “嗨,这有什么稀奇的,这些人都是县里面有权有势的人家,早就给上面送了大把的银子,你就算是再不服气,也没用。” “难道他们能这么一直作弊下去吗?到时候乡试,殿试呢?” “乡试殿试不清楚,但县试和府试肯定是打点好了的,毕竟人家只是想有个秀才的身份,可以不交税而已,而且有了这个名声,他们以后就是士绅了,见了县老爷不用跪,有了这一层身份之后,他们还可以便宜行事。” “照你这么说,这种情况很常见?” “太常见了……去岁我回浙江省亲,和一个亲戚聊及此时,才知道不光是我们襄阳府,其他各省各县也是同样如此。” “当初我第一次县试的时候也和你差不多……”此学子没有和崇祯说更多,反而叹息不已,“世道浇漓,人心不古啊!” “这年头,没有背景,没有名师照应,才华等于狗屎。” 他的语调之中对于崇祯无不有着羡慕和嫉妒,因为他知道,独孤先生有个学生是朝中大员。 单单这一点,对于他来说便是难以逾越的天堑。 隔壁再次噤声,因为有官差巡视过来了,崇祯看着官差腰间的刀,攥着毛笔的手有些微微颤抖。 他此时才明白,大明的情况比他想象的还要可怕。 即便他砍了一个作弊者,还有千千万万各这样的作弊者。 官差走过,隔壁也不再出声。 “大明将倾……皇叔所说,不假!”崇祯楞在原地,久久无言,直到有人过来收卷,才发现天色已晚。 …… 等晚上的时候,崇祯再次回到乾清宫,整个人却是一句话也不说。 王承恩等了半天,等着给皇帝讲今日发生的事情,却发现皇帝神情不对,“皇爷,您这是哪里不舒服吗?” “你先出去吧,朕想一个人待一会儿。”崇祯心灰意冷地摆手道。 王承恩刚想转身,却听着皇帝又说道:“明日不上早朝……若百官问及,就说朕病了。” 王承恩浑身一震,缓缓转身看向皇帝,嘴唇微颤的问道:“皇爷,要不要我请太医过来……” 这是第一次,也是唯一一次,崇祯没有生病,却主动提出来不上早朝,对于王承恩来说,不吝于五雷轰顶。 以往别说没病,但凡能爬起来,皇帝都坚持上早朝的,登基十年,不上早朝的次数,一只手都可以数的过来。 “不用请太医了,照朕说的办就行了。”崇祯轻轻的挥手,示意让王承恩出去,并将门给自己带上。 既然自己越勤于政事,大明倾倒的越快,又何必执着于非得上早朝? 第(3/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