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页 就在这时。 京城的街道上,几名锦衣卫灰尘扑扑的疾驰在长安街上,尽管他们身上、脸上全是湿漉漉的,有雨水,有血水。 但依旧疯狂驰骋,口中高呼。 “大捷,大捷!” “大捷……通州大捷!” 此时天色还没有黯淡下来,街面上人还很多,他们的高呼顿时吸引了无数人的注意。 大捷? 哪里来的大捷? 难道是陕西、河南洪承畴、孙传庭的部队,镇压反贼大捷? 可不对啊,不该是锦衣卫的人回来啊? 更不可能是通州大捷。 又想到两日之前,勇卫营、京营、白杆兵出城,莫非……莫非是勇卫营、京营、白杆兵他们在通州击败了鞑子? 百姓们不约而同地在后面追着,欢呼着。 沸腾着…… 锦衣卫的传信兵一路跑过去,就如同点燃了爆竹一样,将百姓们的热情给点燃了。 这种盛况一路传到宫门前,太监早就得到了皇帝的命令,允许锦衣卫传信兵骑马入内,所以第一时间就将大门给打开了。 …… “陛下,此战关乎大明的社稷安慰,臣恳请陛下为了祖宗江山,为了黎民百姓而收回皇命。” “陛下,杨嗣昌之罪,罄竹难书……” 正在乾清宫外跪着文官、勋贵们还在步步紧逼。 “六百里加急!” “大捷!” “通州大捷!” 闻听背后的声音,不由愣愣地扭头,有的反应过来,知道挪一下位置,但有的人不开眼,没有挪动位置,就见有东厂的人挥舞鞭子走过来了。 “啪~” 东厂的这帮人这憋着气呢,铆足劲抽了下去。 阻挡军情,打了也是白打。 顿时,文官和勋贵们让出来一条路来,锦衣卫的传信兵此刻已经从马上下来,狂奔入内。 通州……大捷? 与此同时,乾清宫的大殿门打开了,王承恩小跑着从里面跑出来,“快,陛下等着呢!” 信使快步拾阶而上,将急报交给了王承恩。 所有人的目光全都看向王承恩,却见王承恩拿着急报,蹬蹬蹬跑了进去,岔开蜡封,恭恭敬敬的递给了皇帝。 朱常淦猛地拿过来,打开看了一眼,眼中光芒猛地火热如炙,扔给王承恩,“念给衮衮诸公!” “是,皇爷!” 王承恩拿过来急报,看着上面的内容,浑身忍不住的颤抖。 来到乾清宫门外,用自己最大的声音高呼道:“通州大捷,勇卫营、京营、白杆兵与岳託部遭遇,一战杀敌一万两千人,俘获敌兵一千人……大胜!” 此话一出,全场死一般的寂静! 足足过了十几秒, 轰! 如水落入了热油锅里面,沸腾了起来。 东厂、锦衣卫、宫里的侍卫、宫女、太监……全都欢呼了起来。 唯有跪着的那些文官、勋贵们一个个身形发颤,如遭雷击,耳朵里面轰鸣不断,却恍若什么也听不见一样。 大捷? 怎么可能是大捷? 而且还歼敌一万三千人? 那可是鞑子啊…… …… 此时,天色黯淡下来,夕阳西下。 崇祯猛然从椅子上坐了起来,今天他将朱常淦这边切断之后,就什么都不知道了。 如今换回身体,第一时间想问王承恩今日之事,耳中却已经被欢呼声给填满。 他快速的跑了出来,看着宫内沸腾的盛况,喉结滚动,狠狠地咽了一口唾沫。 “王承恩,胜了?” “陛下,大捷,大捷……”王承恩说到一半,突然止住了。 脸色猛地一变,这才意识到时间点到了,陛下恐怕是病情有反复了,连忙将手中的捷报给递了过去,“皇爷,您再看看?!” 第(3/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