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页 “……“崇祯被这么赞誉,老脸不由通红,“先生谬赞了。” “世道艰难,儒学精义是死的,但能从获得道理,便是超脱,世子不必自谦。” 很快,到了晌午时间。 襄王朱翊铭在外面看到崇祯从里面出来,气色不错,自己的脸上也欣喜,“谢先生开导。” 独孤先生却是摆手:“世子聪慧,与我没有半点干系。” “哦?”襄王朱翊铭不由一怔,等听了独孤先生的话,不由更喜,“想不到吾儿竟然因祸得福,此大善。” “走,父王又给你寻了一个京城来的厨子,号称曾经给陛下做个菜肴,你一定要尝尝。” “啊?”崇祯脸顿时如便秘了一样,上个月宫里有个老御厨回乡,不会就是他吧? “父王,我今日不想吃京菜,想尝尝咱们本地菜……” 就在这时候,王府管家突然跑进来,“王……王爷,门外有一队人马,说是从京城宫里来的,让您出去接旨。” “接旨?”襄王朱翊铭脑子嗡的一声。 第一个念头就是完了……这回彻底完了。 藩王在自己的封地,无故不得外出,老老实实不招惹事儿,往往一辈子都接不到皇帝的旨意。 所以一旦有旨意到了,那基本上不是申饬就是责罚。 搞不好可能还要掉脑袋。 襄王朱翊铭此时腿肚子都忍不住有些打转,想筛糠一样发软不听使唤。 可皇帝的旨意到了,他不敢去去接旨,怠慢了被传旨太监记恨上,上奏上去说不得又是一顿责罚。 在管家的通知下,此时家里人全都动了起来,在襄王朱翊铭带领下,来到院子中央跪下接旨。 陈公公朗声道:“襄王朱翊铭接旨,朕前些日子梦见襄宪王,惊觉襄王一脉久为进京,朕甚为孤独,想见一面……” 等念完,看着楞在原地的襄王朱翊铭道:“襄王,接旨啊?” “哦,对……臣领旨谢恩!”襄王朱翊铭豁然愣过神,连忙接过旨意。 左右看了看,拿出来一片金叶子,塞入对方的衣袖之中,忍不住问出来心中的问题,“陈公公,陛下怎么会突然招本王入京?” 陈公公捏了捏厚度,“陛下不仅招了襄王府,而且还招了福王,说太久没有见各地藩王,以后没过一段时间就招几个人进京叙一下……” “本王谢过陈公公了。”襄王朱翊铭终于送了一口气,“来啊,陈公公一路劳顿辛苦,带去喝口茶。” 管家立时会意,“陈公公这边请!” 来传旨的是王承恩的人,姓陈。 来之前已经被王承恩给交代过,见到襄王行礼,连忙说不敢,但毕竟跑这么远,这种小恩小惠却是受之有理的。 …… 院子中间,一家人陆陆续续的已经站起来。 襄王朱翊铭看着圣旨然后又看着崇祯,“吾麒麟儿,竟然真的让你给说准了,陛下竟然准了。” “准了?”襄王的王妃有些懵逼,不明所以。 襄王朱翊铭快步走过来,抓着崇祯说道:“记得我之前和你说过,想和你进京的事情不?” “陛下竟然准了?准许父王进京了。”襄王朱翊铭兴奋地说道:“按圣旨上的日子,本王正好可以和你一起进京。” “这……确实太令人匪夷所思。”崇祯一脸惊奇,脖子却有些发红。 崇祯看着襄王朱翊铭兴奋的发红的眼眶,他的眼眶竟然不禁跟着也红了起来。 他怎么可能不知道? 因为这旨意就是他下的,那一夜襄王和崇祯说了那么多,讲了那么多的不甘和心酸。 崇祯回去之后,辗转反则无法入眠。 于是爬了起来,让王承恩下了这么一道秘密旨意。 在自己看来,这一道旨意,不涉及军政,应该对大明朝、对朱常淦的计划没有什么影响。 “朕终于可以为你做点什么了!”崇祯在心底说道。 感谢大伙儿的支持! 第(3/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