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页 “作为大明的子民,我觉得给朝廷交税是应该的,想着灾年很快就可以过去,等到了丰年,日子就好起来了。” “没办法,只好去向财主借钱。” “可随后发现那年的光景反而是最好的,此后的几年,一年不如一年,前年的时候,田里的庄稼直接绝收。” “家里别说是馍馍,就是稀饭都喝不到了,遇到这样的灾年,皇帝他不仅没有减税,反而在辽饷之上,又加派了剿饷,” “从地主那里借来的五百个铜钱,不知道怎么的就变成了一两银子,一两变二两,二两变十两,最后财主大发慈悲,将家里的几亩薄田给抵了债。” “那你没有田,不用交税,当个佃户也还是活下去的吧?”崇祯忍不住反问道。 那人苦涩地笑了一下,“我当初也是这么想的,以为靠着自己一把力气,成为一个佃户,可没想到官府早已经和财主们同穿一条裤子了,落到最后,才发现地是他们的,但税却还是落在了我的头上。” “于是有人受不住,逃去了外地。” “结果,官府告诉我们,剩下的税银不能变,那些逃掉人的水银由剩下的人平摊。” “这样,赋税又增加了两成,没有粮食吃,就吃麸皮,没有麸皮就吃米糠,去地里挖野菜,可大旱、大灾之年,哪里有野菜?便是树皮都有人抢。” “树皮?”崇祯终于动容,惊愕地问道:“那玩意怎么吃?” 满脸皱纹的老汉摇头道:“一看你就没有吃过,直接吃肯定是吃不下,但可以磨成粉……可那玩意不好消化,憋在肚子里面拉不出来,先开始我以为喝点水就能缓解。” “可一喝水,肠子差点涨破,疼的我用头撞墙,最后没办法,只用从下面掏……” “再后来,连树皮也没有的吃了,我老婆说观音土可以吃,我骂她糊涂,那玩意吃了之后,肚破肠子烂,要不了几天就得死。” “可……可后来有一天,我发现怎么推,她都不动,肚子比土疙瘩还硬。” “我找隔壁的堂兄帮忙把人埋掉,可人刚被埋了没多久,尸体就被人偷走了……” 老汉抹着浑浊的眼泪,“我们家七口人,死了五口,就剩下我和儿子,我带着他,晕晕乎乎地跟着流民走,想着到南方,找个大城市,或许能找个活下去的法子。” “直到有一天,一群兵马从我们身边过去,见人就砍,他们肆意屠杀我们……我们跪下给他们磕头,希望他们饶我们一命。” “可离得近了,我们看着他们的盔甲,豁然发现他们……他们就是大明的官军啊!” “大明官军身上穿的盔甲,胯下的马匹,就是我们一个子一个子的捐出来的,可他们……”老汉一脸自嘲的继续说道:“我们被他们用绳子拖着,就这么被拖进了城里,他们不敢去打起义军,反而将我们这些流民们拿去充他们的军功。” “本来以为是必死之局面了,却听着外面呼喊声,原来官军被起义军给打败了。” “四个月,整整四个月,我终于第一次吃了一顿饱饭,二当家问我要不要参加义军。” “我说造反会掉脑袋。” 二当家说:“官兵为什么抓你?因为你早已经是反贼了,在他们眼中,你没有老老实实的等死,那就已经是反贼了。” 老汉说的又疯癫又可悲,“你不是问我们何故造反吗?这就是原因!” 崇祯却是听的头皮发麻,手指颤抖。 他慢慢扭动身体,看向周围几个沉默不语的人,“你们怎么……” 豁然发现,几个学生的家长,一个个泪流满面。 他们将手中的东西放下,满眼通红地扭身离开。 老汉有些没有说,因为那些话更可怕。 “易子而食,析骸而爨……” 可不仅仅是评书里面才有的,而是真实的发生在这些人的身上。 还有一章大概在晚九点左右 第(3/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