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页 此时的阿济格看着多铎,只以为对方是在看自己笑话,气的扭头就走。 多铎却是猛地拽住了他,低声道:“阿古,伱就没看出来,皇上病的很重,时日无多?” “嗯?”阿济格猛地顿住脚步,“你怎么看出来的?” 虽然阿济格之前曾经听说过皇上生病,但对方能骑马并在锦州城下与明军对峙,刚刚说话的时候,同样目光烁烁,所以他不认为这次有什么问题。 眼下多铎突然说出对方时日无多,这让他如何不震惊? “就这么一会儿的时间,皇上却接连用衣袖捂着口鼻,可他的两个衣袖在往外浸血。” 阿济格瞳孔收缩,“你的意思是,他将所有的血顺进了衣袖里面?” 多铎点头,“皇上从来都是骑马,但这次回盛京的路上,却从始至终都没有下过一次马车,甚至没有露过面,即便下旨也是隔着帘子,再对比回来之后……” 多铎给阿济格分析自己的猜想。 阿济格的脑子快速的转动着,“你的意思是什么?” “我们是一母所生,在这个时候,尤其要抱在一起,万一皇上的身体不行了,那十四哥就是关键,必须想办法通知他,让他回来。” “多尔衮?”阿济格其实很想问一句,为何多尔衮是关键,但嘴巴张了张,又闭住了。 他野心大,但并不傻。 如今的多尔衮,确实比他的威望要高的多,不仅是睿亲王,更功勋卓著,有威望、有势力。 最重要的是多铎和多尔衮的关系,要远比自己好的多。 多铎似乎看出来他心中所想,“阿古,试想一下,如果十四哥成事,你我的地位岂不是水涨船高?” 阿济格闻言,才点头,“好,到我府上详谈。” 一个时辰之后,从阿济格的府邸后门,有两个包衣骑马朝着关宁前线而去。 …… 而与此同时,满清这边迎来了大明的使臣。 这个使臣正是廉政司的一个举子,甘朝雍。 他自荐前来盛京,随身带了大明皇帝的一封信。 不知道故意还是别具用心,他到了盛京之后,没有立即见皇太极,而是在盛京人最多的地方,徘徊了一上午,才选择去见皇太极。 随即而来的,便是大明来人的消息在盛京渲染开来,引起轩然大波。 “大明皇帝想用肃亲王豪格换我满清的一员明朝降将?” “一个八旗亲王,换一个汉臣,这不亏啊!” “何止不亏,简直太赚了。” “这……我们汉臣地位本就低微,若被点名,岂不是有死无生?” “……” 八旗子弟、蒙族子弟,满清汉臣,各自站的立场不同,所展现出来的态度也决然不同。 皇宫之内,皇太极再次强撑着召见了这位明廷过来的使臣。 皇太极双眼冒火,“在进宫之前,你就故意散播这样的消息,真的以为朕不敢杀你吗?” 甘朝雍梗着脖子,“实话说,本官来的时候,就没有准备活着回去。” “来,你现在就叫人进来,朝着这儿砍。”他摸着自己的脖子,“你要是真的将我给砍了,我感谢你八辈儿祖宗,我直接上《大明时报》的头版头条,大明举国上下,皆知我是忠臣烈士。” “皇帝为我国葬,百姓为我悼念,家族老少以我为荣,青史留名……” 皇太极气的浑身颤抖,因为他知道,对方说的都是真的。 几日之前,明朝那边的谍报遭遇巨大的打击,原本一些与满清联系的家族也断了联系。 随后满清的谍报部门费了很大的力气,才弄来几张《大明时报》,看着上面的忠臣烈士名录以及贰臣传。 再听到这样的报纸,竟然在大明全国发行的时候,他更是又惊又怒。 如今面对大明朝来的这样一个滚刀肉,他若真杀了他,反而成就了对方的美名,这样更会激励后面明廷官员前赴后继的热情。 在满清,汉臣的地位是低,在皇太极的心里,一名降将换自己的长子回来,他也不认为亏,但在国家的大势面前,却是巨亏。 因为一旦自己同意用一名降将来换豪格,这便意味着,这么多年皇太极所谓的对汉人的“恩养政策”彻底失败。 对明朝将领的劝降将不再可能。 这对于满清入主中原来说,无异于自毁长城。 甘朝雍站的笔直,似乎看出来对方不敢杀自己,义正言辞的说道:“本官不着急,我会在此地住下,一直等到答复。” “朕现在就告诉你,不可能!”皇太极额头上的青筋暴起,“朕既然答应他们,便不会食言,哪怕是自己的儿子,也不会用他们的性命来换。”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