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页 入夜,红娘子看着祝永淦,“我怎么感觉你和白天的时候,有着极大的不同呢?” “不同?哪里不同?” 红娘子怔了一会儿,“白天的祝夫子,好似我曾见过的私塾先生,刻板,淡泊,我听那些孩子和家长说了,你教授的书还是不错的,还是以往那一套忠君爱国的” 红娘子这几日有意无意的经过学堂,她可以看到祝夫子在学堂里面教书,学生们在里面摇头晃脑。 可到了晚上的时候,却好似变成了博学多才的造反分子。 这种感觉不是一次、两次感受出来的,而是这些天越加积累变得深刻的感觉。 朱常淦沉默了一下,“白日里我是夫子,教书育人,自然要教授他们圣人之言。” 红娘子咬着嘴唇,“其实我也一直想问,为何你要教这些孩子忠君爱国?” 虽然红娘子一直维持着他,给他撑着。 但山寨里面的风言风语还是越来越多,要说压,定然是可以压下去的,但她总觉得对方这么做一定有自己的道理。 所以她想问个明白。 朱常淦想了想,“他们毕竟还小,先学明辨,再学思辨。” “他们与大人不同,伱们虽然没有上过几天私塾,但在这世上摸爬滚打近二十年,早已形成自己的固有观念,比如造反” “所以,我可以和你们讲造反,讲诗句,讲这些敏感的东西。” “但小孩子不行,如果一开始就讲造反,他们便再也不可能接受仁义礼智信的这套东西。“ “将来,即便你们造反成功了,这些人心里面没有这些东西,必然还会继续杀伐,内讧,争权夺利.我这样说,你理解吗?” 红娘子听着,终于点头,“我明白你的意思了,明日我会和他们解释的。” 然后背过身休息。 这么多天,两人就这么保持着现状。 两人倒也自然了许多,红娘子本就是江湖儿女,所以也不矫情,除了结婚当天两人有过短暂的接触,随后两人都在一米开外。 白天红娘子忙自己的,晚上的时候,偶尔会问朱常淦几句。 山寨里面也在不知不觉之间发生着一些变化。 比如议事大厅之中,悬挂上了四个字,“公平、民主”。 红娘子也是一切以这四个字为标准来处理山寨里面的事情,再次处理违反法纪的山寨人员的时候,也开始听取其他人的意见。 在山寨重大方向的时候,她也会让山寨里面的人发表意见,然后举手表决。 当然,如果事情违反了红娘子的本意,她还是会掀桌子,以铁枪镇压全场。 但总体的脉络,却是朝着好的方向发展。 桌子上摆放着的是红娘子又送给他一些东西。 书籍、笔墨纸砚,笔洗,官军剿杀农民军,农民军又反过来抢掠城镇。 这也是为何山寨里面经常出现一个大户人家的东西,而红娘子则会从中挑出一些品相不错的给他送来。 过了一会儿红娘子又开口问道: “说来也是奇怪了,这些日子,我们的人出去外面总是遇到那些地主老财激烈的反抗,他们从哪儿弄的这么多人?” 朱常淦眼神闪烁了一下,“突然多了许多人是什么意思?” “就是.以前这些地主老财家里几乎没有抵抗,如今,却是有大队的人马保护。昨日老三他们差点被对方给围住,好悬我没有死在杞县。” “联合起来了?乡勇?” 朱常淦顿时明白了其中的缘由,团练终于开始起效果了。 上个月任职了五十多个团练大臣,陕西、河南最多。 “祝夫子?祝夫子?”红娘子叫了两遍,朱常淦猛然反应过来,叹了一口气,“留给你们的时间不多了。” “什么意思?” “明廷皇帝施行了一项政策,即“团练”.” 朱常淦将所谓的团练给红娘子解释了一番,其实这团练,估计过段时间,对方也会明白。 任谁在对方手里吃几次亏,也会明白对手长什么样子。 红娘子听完,脸色难看不已,“这岂不是说,我们以后所有的物资将面临短缺的情况?” “从道理上说,是这样的。”朱常淦点头,“就像我之前和你说过的统一战线的问题,你在想团结更多的人的同时,明廷也在想拉拢更多的人。” “官僚、乡绅为了保护自己的利益,愿意拿出来一部分钱粮来抵御农民军。” 第(1/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