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页 “回陛下,兵部尚书杨嗣昌也担心张献忠不是真心投降,主张让张献忠先纳投名状,先袭杀闯将李自成和老回回马守应,才许招安。”王承恩如实道。 “那为何他……朕还如此轻浮的招抚了?” “陛下言:岂有他来投向,还要以为剿杀的的道理?”王承恩顿了顿又说道:“陛下亲自主持决定了招抚张献忠部。” “可曾说,献贼的受抚地是哪里?” “回皇爷,谷城。” 崇祯额头上的青筋暴突出来,“愚蠢……愚不可及?去将麻士维招过来,让他将人给朕召回来。” “陛下……恐怕已然召不回来了,锦衣卫八百里加急,如今已经出发三个时辰,恐怕已经在数百里之外了。” 自从朱常淦和王承恩袒露心声之后,这位太监比以往更尽心尽职了。 在他心里,皇爷病情反复,白天还好一些,到了晚上便癔症频发,别说是追不回来,就是能追回来他也会尽量阻止这事情的发生。 政令岂能朝令夕改? 崇祯一屁股坐在了御座上,愤声骂道:“熊文灿,误国误民,该剥皮揎草!” 别人不知道,他可是清楚,张献忠派孙可望用两块一尺长的碧玉以及两颗眼睛大的珍珠给了熊文灿的。 可等崇祯愤怒到达顶点之后,突然心中不由又嘀咕起来,“皇叔不该如此吧?是不是还有后手?” 为什么会有如此想法,他自己也不知道。 更何况,朱常淦刚刚主导了漠南蒙古、盛京“天佑军”事件,就是单纯的直觉……朱常淦不会如此昏庸? “此次派过去的监军是谁?” “回皇爷,是田以忠。” “谁?”崇祯压根都没有听说过这个名字。 “回皇爷,以前在高宇顺手下的一个小太监,如今被陛下给提了上来。” 崇祯当然没有听说过,朱常淦提上来的此人,就是李自成攻打京师,城破之时,高宇顺钻进棺材里面,命令手下点燃柴火的小太监。 其他小太监不敢动手,唯有一个姓田的小太监将火点燃,自己也上吊自殉国。 如今这个小太监,便是田以忠。 之前一直在高宇顺的手下做事,一直没有启用,如今终于被朱常淦给提拔了上来。 “这么说,是真的有其他的安排?”崇祯紧皱着眉头,半信半疑地摆手让王承恩退了下去。 …… 谷城外,白沙洲。 月光透过树梢,洒下淡淡的银辉,白天的燥热北凉风驱赶,迷雾给夜色蒙上一层细纱。 天空繁星点点,寂静的乡野似乎隐藏着某种神秘的力量。 朱常淦和襄王、锦衣卫韩千户,跟着孙可望大部队,终于到达了目的地,谷城。 看着周遭的地势,不得不感慨张献忠选这块地方,真的是有一定智慧的。 在明末王朝这部恢宏历史段落中,只要翻开“闯王”李自成当年率领农民军转战鄂豫陕等地的军事地图,必然少不了谷城。 谷城是明朝西部通往中原之古山道要冲,它控川陕,扼襄荆,瞰中原,历来都是军事要地,自古烽火连年,兵连祸结,百姓饱受金革之患。 但同时,谷城也是天然的营地,背靠武当山,与李自成活动的商洛山相连,前面有汉江,面,既是天然屏障,又可水陆并进。 离襄阳仅隔一百余里,此地灾荒没有波及,粮草充足。 屯驻谷城,最适合扩充兵马。 而在张献忠的大营,酒筹交错,欢声笑语不断。 迎来了一个大明的官员,此人正是明郧阳抚治戴东旻。 他此次来,名义上是造报三本招抚张献忠部的花名册。 但实际上却是来收受金银珠宝来的,他听说张献忠给了熊文灿东西,他作为地方的主官,理应也会得到一些表示。 “可望,去把怡红给叫上来,让他陪戴大人好好的喝一杯。”张献忠笑着招呼戴东旻喝酒,眼底却是闪过一道寒意。 等着吧……等过了这道坎儿,老子把你们这群狗官的头给拧下来。 第(1/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