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页 自然是收税的事情,国家收不上税,解决不了财政问题,就会转而向农民施压,农民受不了赋税,要么造反,要么逃离土地,去做流民,无业游民到处乱窜,就成为土匪、海盗、地痞、流氓全冒出来,充满了不安定因素。 大明晚期,整个社会都充斥着戾气,动不动就打人,杀人,全民暴力。 正如明末刘宗初说,整个社会都处在一种扭曲之中,妇女在街面上打架斗殴屡见不鲜。 百姓们不相信官府权威,只相信谣言,他们相信流寇,反贼的话,唯独就是不信政府。 人人都处于高度紧张又互不信任之中。 比如武昌府,“信王”贴出来的告示就比朝廷贴出来的告示管用,所以朱常淦要收商业税,想来想去,不如从崇祯所在武昌府开始。 作为反贼,我不收百姓的农业税,只收官僚、乡绅的工商税。 不用理会朝廷之中的党争,文官和皇权之争,你东林党也好,楚党、浙党、宣党、昆党也罢,在我这里,你们与江浙士绅资本绑定没有任何意义。 你文官集团,管不得我反贼的头上,不交工商税,我就直接杀你们的头。 藏富于“民”? 老子打的就是你们这些哭着喊着的“民”。 打的就是你们这些江南工商贸易士绅资本集团和明廷内部的官僚资本集团。 …… “拯救大明的钥匙是工商税?而不是农业税?” 虽然崇祯对于朱常淦的国策有所质疑,但经历过这么多次验证之后,他还是坚决执行了。 数万兵马从武昌城门而入,冲入武昌城的矿产富商等大户府中。 大军浩荡,如滚滚浪涛,令官府和百姓无不震惊,纷纷信王这是要干什么? 很快,他们便知道了,信王要对商贾大户动手,因为他们剥削百姓钱粮,所获甚多,却不要交税。 百姓一年到头不过几升稻谷,却既要缴税,还要服徭役。 “迎信王,贺信王,信王来了不纳粮……” 百姓们铺天盖地的欢呼声层起蝶涌。 崇祯看着自己的兵马,内心涌起无限的自信,如今的他豁然明白,什么是皇帝的资本,什么交做枪杆子出政权。 想要群臣听话,终究还是离不开手中有军队。 “矿产应取之于民,用之于民,岂能成了尔等的私利?” “杀!” “杀杀杀~~” 百姓们的呼声震天,看着一颗颗人头落地,一种莫名的气氛在武昌府得到释放。 来自底层人的怒火,还有一部分来自官僚乡绅这些自命不凡的“傲气”被打压。 崇祯看着地上汇聚成坑的鲜血,眼皮跳动,以只有自己能听见的声音道:“杀人,想要拯救大明,朕不得不杀人!” 想要拯救大明,就只能将这些腐肉给割掉。 作为皇帝,崇祯自然知道怎么做。 他先杀一批,以后每隔一段时间,再杀一批,这样整个收税就会形成高度自觉性。 如此才能打断文官集团与商业资本的联盟,将政商旋转门消灭在萌芽期,才能使大明少一分力气,多一分长治久安。 …… 消息传回京都,朝廷之中那些本来还在抵抗皇帝税法改革的朝臣们全都懵了。 他们怎么也想不到,朝廷还没有如此收税,反贼却是先开了先河?! 之前曾说过,江浙的乡绅希望朝廷出兵,但他们这些当官的其实一直抗拒朝廷对江浙出兵的。 因为朝廷出兵,那就意味着各级官员极有可能被廉政司给清算,他们的家产都在江浙,必然要被割掉一大部分,甚至锒铛入狱。 可不出兵,反贼闹到如此地步,他们在老家的家产同样也保不住。 一大堆江浙的文官聚在一起,商议对策。 “你们倒是说话啊,现在如何是好?”东林党人文震孟有些气急质问众人道,东林党与江浙一代的矿产富商有着说不清道不明的关系。 如今被反贼全部收缴,如何能不着急? 第(3/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