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页 “先生,你觉得齐良如何?” 待齐良离开后,杨斐面带微笑向萧景询问。 萧景只是淡然地瞥了一眼齐良消失在拐角的背影,然后缓缓道:“王爷可以放心将岭南教育重任交付于他。” 百年大计,教育为本! 这八个字已经被定为岭南的大方向,无论岭南如何改变,教育绝不能马虎。 再穷不能穷教育,再苦不能苦孩子。 后世之所以能够在战乱后短时间内迅速崛起,靠的就是对教育的重视,有了人才,国家才有希望,才有未来。 “王爷,郡守派人来请王爷,似乎有重要事情相商。” 这时,一名仆人经通报后前来禀报。 杨斐与萧景互相对视一眼,随即先后起身,朝着外面走去。 不久之后,两人来到郡守府办公之处。 薛明与新任官员们正在忙碌地处理公务。 见到杨斐到来,薛明立刻放下手头的工作,快步走到杨斐面前,递给他一份文书:“王爷,方才在处理公务时,臣发现这份文书异常重要,便立刻派人请王爷过来。” 杨斐接过文书,打开一看。 不久后,他的眉头皱起,又将文书交给萧景。 萧景看后,同样意识到事情的严重性。 粮价涨疯了! 原本豫章与九江两郡的灾情并未对南海郡产生直接影响,但偏偏老丈人帮他搞了十万灾民到来。 十万灾民,得吃多少粮食。 粮商们又不是猪,见到这一幕岂能坐视不理,立刻联合抬高粮价,趁机敛财。 如今,南海郡周边郡县的粮食价格已从原本的五钱一斗飙升至三十钱一斗,涨幅惊人,且每日都在持续攀升。 若是不加以管控,后续还会涨。 “大意了!” 面对这样的局面,任何人都会感到压力倍增。杨斐揉了揉太阳穴,深感事态严重。 他手中虽握有大量粮食,可其他郡县并不知情。 而岭南的粮商们还在各相邻郡县散播十万灾民到来的消息,一度造成附近几个郡县的粮食紧张。 十万灾民到来,沿途郡县百姓可是亲眼所见,各地郡县的粮商们或许能猜到杨斐抄家之后不缺粮食,但普通百姓却并不知道。 第(1/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