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页 周婳点头,“村长叔还说我们,您不是年初二也出门,咱们妇联响应上面的政策,不停工。” 村长连忙竖起大拇指,“妇联的同志很能干,托了周同志的福,我们村儿现在的白菜跟萝卜比别的村那是大了一圈,隔壁几个屯子的村长现在都跟我取经,年前我都开了三岔子的大会了。” 村长说完就哈哈大笑起来,周婳看到陆母眼眶红红的。 她打趣的说到,“村长叔,那您现在可是威风了,等到春种翻土的时候您还有得忙呢。” 这边种的是春小麦,大豆,高粱。 劳动力不多,地多。 就拿金鸡屯来说,屯上有上百个劳动力,但有3000亩麦地。 听秦主任说,屯子里到春耕秋收的时候,每天凌晨三点就要下地,从家里带一壶井水出来,再包两个玉米饼子。 午饭就在田间吃,一直要干到晚上八点才能回家。 生产兵团那边也差不多都是这个情况。 那是真的豁出命在劳作,华夏速度就是无数代人这么拼出来的。 “到时候我们也请周同志教教村里那些个憨货怎么做堆肥。” 周婳笑笑,“没问题!” 说的两人都是乐呵呵的, 说着村长将牛棚打开,对着里面喊,“老狗!” 从里面出来一个脚有些微微跛的老人家,应该就是屯子里人人都知道的孙老狗了, “今天回来得早,把牛牵进去吧,我早上打扫过了。” 外面还没走的周婳也往牛车上看,“村长叔,这是您家亲戚啊,不像是咱们这个屯儿的。” 村长叹口气,“上面安排到生产兵团的,先住在我们这儿。” 这时,孙老狗从牛棚里出来,看了两人一眼, “这里面可没有炕,开春可还得一段时间,要安排下来,得派个人来垒炕。” 村长犹豫着没说话,谁也不知道这两人会在这里呆多久。 周婳赶紧走过去小声对村长说,“村长叔,您这边可是部队,冷死人了可不好!” 村长也瞧了两人一眼,这些上面下来的人都精贵。 谁知道以后会咋样,妇联的同志都发话了,叫村里人来垒一个炕也不费事儿。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