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页 照片拍好,此次的下乡行也就差不多。 刘晟依然站回了自己的能掌控全局的位置,看着小同志在一众大佬中间,一会解疑答惑,一会介绍一些什么。 他就觉得真不愧是他娘给自己选的媳妇。 同时也感谢齐知青,要不是他跟自己换了相亲对象,他又怎么会遇到小同志? 而此刻,他也从心底打消了让小同志回家做一个起早贪黑做饭做家务的小媳妇。 小同志能力好,应该让她待在合适的位置发光发热。 等到整个行程结束,已经是下午六点。 刘晟还得负责送领导回市里。 而家属院一直等着看笑话的吴秀丽等领导一走,就带着一群人去看屎黄屎黄的画作了。 “春娥嫂子,你说那么丑的画领导会不会生气?” 赵春娥颠了颠手里的两岁多的胖儿子,瘪瘪嘴,“去看看不就知道了。” 两人出门的时候地面还有些太阳炙烤过后的余热,走得也是满脑门子的汗, 到三十二团大门的时候,就看到已经围了不少人,还听到叽叽喳喳的讨论声, “哟,真好看,这稻田就跟真的一样!” “谁说不是呢,周宣传员人长得好看,命也好,陪着组织部画两笔,结果功劳全是她的了……” 老陈醋味都飞出十米外了。 刚从外面回来的金团长眯了眯眼,“许老师,你这么说话就不对了。” 众人闻言,疑惑的去看金团长, 金团长摇摇头,本来他也不想跟一群军属发生冲突的,可小周被人误会,刚刚因为小周得到了表扬的金团长有些忍不住了, “许老师为人师表更不应该说话这么刻薄,不说周宣传员画的这幅画,就单单是周宣传员给咱们生产团提供的药水肥料,那就是大功臣,你们现在吃的,可都是周宣传员增产出来的粮食!” 说到粮食,众人低头不语。 要说画画这种阳春白雪的事于他们来说只是饭后的八卦。 可粮食增产却是饭桌上每日都要面对的问题。 大家都是面临过58年干旱的,知道没有粮食吃的日子多难捱,就算你是军属又怎么样,还不是照样得挨饿。 有些军嫂随军晚,在村里的时候情况更糟糕。 跟着吴秀丽一起来的赵春娥就是随军晚的,那时候她刚生产,没有奶水,孩子饿得哇哇叫,到现在老大还有个吃不饱的毛病,就是那时候落下的。 吴秀丽听到这话心里也不是滋味,饥荒的时候她才10岁,那时候每天都跟村里的小伙伴一起去挖树根,挖虫子,挖蜈蚣,抓蛇,抓青蛙,最后啥都没有了,只能吃白色的土。 第(1/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