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09 重用生地治失眠-《这个中医好年轻》
第(2/3)页
西药房的橱窗外,也有三四个病人在交钱拿药。
最热闹的当属输液大厅,三个护士来回跑,又是配药,又是换瓶,又是扎针。
六张病床上都躺着输液的病人,两排共八张柔软的沙发座椅上,也坐满了输液的病人。
有两个病人没占上病床和沙发座椅,只能在旁边的实木长椅上输液。
输液大厅南面的墙上,挂着一台60英寸的液晶电视,播放着抗战爱国剧。
年轻的病人和家属都低着头玩手机,只有几个上了年纪的老人和不太懂事的孩子,还盯着电视屏幕,看得津津有味。
相比楼下的热闹,楼上的中医科要安静一些。
许承跃已经给两个病人扎上针灸针。
从针灸理疗室回到中医诊室,第三个病人跟着他进来就诊。
这是一个前来复诊的老太太,65岁,一头蓬松的花白短发,身躯瘦小而且略有些驼背,但一双眼睛却很有精神。
尤其是她在诊桌旁边坐下后,双目炯炯,说道:“许大夫,你前几天给我开的那个小偏方,真是太好用了!”
“喝药的头一天晚上,我就睡了6个多小时,早上4点多了才醒。这偏方真是神了!”
“现在3副中药都喝完了,回来找你看看,需不需要再继续喝几天?”
许承跃记得这老太太名叫张爱华,前段时间由于儿子的生意上出了点问题,她为儿子操心,一直忧心忡忡,后来发展成整天焦虑不安,脾气暴躁,晚上也睡不着觉。
之前找过两个中医看过,吃了一个多月的中药。开的基本上都是夜交藤、酸枣仁等这一类常用于治疗失眠的药品,但仍不能解决睡眠问题。
接连不断地白天黑夜无法入睡,让她整个人几乎到了精神奔溃的地步。
但她又不敢吃安眠药,怕会依赖上,断不了。
后来她经人介绍来到了虎泉社区卫生服务站,找到许承跃。
对着许承跃一番诉苦后,张爱华把得病和治疗的来龙去脉说得尤为仔细,最后要求他不管用什么方法,只要能快速解决她的睡眠问题就行。
刚来找许承跃看诊的时候,张爱华可没有现在这么有精神。
那时候她整个人憔悴不堪,两个眼圈乌青乌青的,满脸都是焦虑和烦躁。
许承跃在电脑的医师系统上输入“张爱华”,她的电子病历和处方就全部调出来了。
他一边给张爱华把脉,一边对比着之前的记录。
初诊时,张爱华脉象弦滑有力,手脚心发烫。
如今张爱华的脉象仍然是弦滑的,但指下已经没有了初诊时那弹指强劲和躁动不安的感觉。
她的手心也不像初来时那样热得烫手了,只是比较温热。
把完脉,许承跃又让她张嘴,看了看她的舌象。
初诊时,她舌头很红,舌苔黄腻。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