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5 病气传导-《这个中医好年轻》


    第(2/3)页

    陈瑾从大二开始接触艾绒和艾条,在许承跃和孔仁杰师兄的影响下,对甄别艾绒的质量和选取合适的艾绒颇有经验。

    捏艾柱也有讲究,左右手拇指食指对搓,一般捏成一个正三棱锥体,四个面一样,每个面都是正三角形,不管哪一面朝下都能放稳,并且保证有一个尖端朝上。

    在济城市中医实习的时候,针灸二科的带教医师教实习生做艾柱时使用了一个比拇指稍微大点的圆锥体模具,只要把艾绒往里塞,用棍子往里挤压,就能做出大小形状统一的圆锥形艾柱。

    但是有一点是陈瑾不喜欢的,那就是塞艾绒的时候需要往里面加水,只有加了水再用棍子挤压,做出来的艾柱才比较结实,烧得慢。

    艾乃纯阳之性,干燥的艾绒被水湿润后再晾干,效果自然是要打折扣的。

    但用模具而不加水,做出来的艾柱又不够结实,很容易散。

    所以还是用指力捏出来的艾柱比较称心如意。

    自己捏艾柱还有一个好处,可以通过艾柱的大小和紧实程度控制艾灸时间。

    一般艾灸壮数(烧完一个艾柱为一壮)多为奇数,三壮、五壮、七壮等。

    当然也有不拘泥于奇偶的,如古书上三百壮、五百壮,只是一个大约的数。数量太多就没必要数了,数量少的就按奇数来灸。

    一次脐灸治疗时间在1.5-2小时之间,时间短了效果会打折扣。

    但李雪兰每天中午12点下班,匆忙吃完饭,走过来10分钟左右,再休息10分钟左右,下午1:50左右就得结束治疗赶回单位上班,只有80分钟左右的时间治疗。

    陈瑾就需要保证在75分钟里刚刚烧完三壮或五壮,然后温度比较适合的余热保持三四分钟(时间充裕的话可以适当延长),收尾清理工作一两分钟,整个过程刚好80分钟。

    陈瑾选择制作每个能烧25分钟左右的较大艾柱。

    如何能让一个艾柱刚好烧25分钟,那就得从艾绒的质地、量和捏成艾柱的紧实度来调控。

    对此,陈瑾是熟能生巧,做起来毫无难度。几分钟后,三个大艾柱就做好了。

    看看时间,才十二点零三分,陈瑾打算闭目养神片刻。

    快到十二点半的时候,李雪兰才缓缓来到仁泽堂。

    她中等身材,容颜姣好,淡妆施面,扎着丸子头,上身穿一件浅绿色的灯笼袖印花丝质衬衫,搭着一条白色百褶长裙,配一双白色坡跟凉鞋。

    这是李雪兰的第5次治疗,上一次是上周二。上周五刚好是在例假期间,没来。

    “吃完午饭多久了?”陈瑾习惯性地问道。

    针灸既不能空腹也不能在刚吃完饭后。

    如果刚好吃过饭,最好间隔半小时左右,给脾胃足够消化食物的时间,否则要么影响消化,要么影响针灸疗效。

    李雪兰时间紧迫,为了争取更多治疗时间,陈瑾要求她午饭后至少20分钟才开始艾灸。

    “十二点零三分就吃完了,今天自带的饭。”李雪兰说道。

    “好,那准备好开始脐灸吧!”陈瑾带着她到了理疗室里。

    李雪兰和往常一样选择了西侧靠墙的那张理疗床,中午没其他病人,她也没拉上帘子,躺在理疗床上,掀起上衣,把百褶裙的松紧带往下退了退,露出了肚脐。

    陈瑾熟练地在李雪兰腹部盖了一块有个小洞的白色毛巾,小洞正好将肚脐露出来。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