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页 所以,我要不要也…… 边流韵此时,忽然陷入沉思之中。 有时候,内卷就是这么开始的! ----------------------- 中庆城外的官道之上,千余精锐士卒列作军阵,缓缓前行。军阵之中,树立着“陶”字大旗,以及象征着当朝太尉权势的符节。 眼前这队人马,却是从石城郡归来的老太尉陶艾。 老太尉年事已高,所以在此前夏、黎两国入侵之时,萧承并未准许其亲上战场。 但这并非是说,老太尉在这次战争之中没有出力。 老太尉军中小卒出身,一步一步沙场搏杀,而至卫将军高位。又因老太尉性格,所以在军中威望甚高。 正是有其坐镇石城郡,防止边军叛乱的同时,调度一切,稳定军心。便是有他,这才撑到萧承亲自到来,收服边军,解除云国危机。 而今三国和谈,边军归心。老太尉毕竟不再年轻,老胳膊老腿的容易出毛病,萧承便趁着这个时候,调其回京荣养。 此时城门之处,老远便见一众礼曹、兵曹官吏,正恭候在城门之处等待。最前方,还有宫中侍者,架着一辆由八匹高大精壮的黑色战马,拉着的造型华丽,格外显眼的金车。 见到老太尉的旗帜,众人当即上前,列队出迎对着军阵最前方,满头白发,身形挺立战马之上的陶艾躬身行礼,齐声喝道: “奉陛下圣旨,恭迎陶老太尉归京!” 虽谈不上百官相迎,但如今这阵仗,亦是不小,足见萧承对陶艾这位忠直老臣的敬重。 从军之人,本就极为看重荣耀。陶艾如今贵为太尉,官位已至最高,再无追求。而如今看到城门处奉旨迎接的众多官员,他心中却还是为之激荡,面色动容。 一旁的宫中侍者,当即上前手捧圣旨上前,朗声道: “顺天应时,受兹明命,大云皇帝诏曰:太尉陶艾,花甲之年仍自领兵亲往前线,坐镇军中稳定军心,其忠贞之心可表天地。特赐兵车戎辂,玄牡二驷,以示其功!” 兵车戎辂,是指金车大辂。玄牡二驷,便是赐下了八匹黑马。 这东西,听起来好像就是送了一辆车,似乎不是很贵重。 但实际上,这待遇,是九锡之中的“车马”。 九锡这玩意,是九种礼器仪仗,合起来是篡位的前置套餐。前太尉汪晓,身上就有这八种,要不是萧承翻盘,说不定流程都已经走完了。 不过这东西,单一拿出来,那就是给臣子的赏赐礼遇,算不上太过惊人。 陶艾忙不迭自马上翻滚下来,跪倒在地听旨,然后语带激动,毕恭毕敬地道: “臣陶艾,谢陛下厚爱!” 宫中侍者可不敢让这老太尉跪在地上多久,连忙上前将他搀扶起来,恭敬道: “陛下说过了,老太尉不需跪拜接旨。一路行军辛劳,陛下准太尉先回家休养,再入宫觐见。” 陶艾闻言,当即摇头,道: “岂敢让陛下等候?我这便进宫谢恩!” 宫中侍者见陶艾坚持入宫觐见,也不好阻止,只得道: “那便请太尉跟奴婢一起吧!” 陶艾当即嘱咐身边副将,带领军队入驻早就备好的军营之中,自己则在宫中侍者的带领之下,朝宫中而去。 而就在陶艾带回来的大军之中,数十名没有身穿铠甲,但举止进退之间,尽显军伍之气的兵家弟子,正簇拥着一名中年人。 中年人抬头望向皇宫之中,感受着手中兵主印传来的悸动,心中激动不已。 “兵主印有反应了!我兵家崛起,果然便印在云国之中!” 一众兵家弟子,当即齐声喝道: “恭贺兵主!” 7017k 第(3/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