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2章上有所好下必甚焉-《朕就是喜欢偷怎么了》


    第(2/3)页

    如今都是流行着直裾深衣,女子也有少数著襦裙,不变的却是里面的胫衣,也就是无裆裤,实际上就是两条裤管直接套在腿上,然后用丝带系紧。

    所以汉代男子宽袍大袖,儒雅风流,女子长裙曳地,看起来仙气十足,里面却是光溜溜的,是不是很煞风景?

    刘志对这种陋习很看不惯,他本人自亲政以后,一直都让少府制作麻布内裤穿着。

    因为没有松紧带,裤腰便穿了丝带打结,裤裆处按照现代的做法加了一块横裆。

    虽然没有现代内裤的舒适贴身,但总比光着屁股好吧。

    梁猛在他的带动下,也改穿了新式内裤,为了保暖,还在长裙里面套了有裆的长裤。

    刘志甚至把扣子这一完全新颖的东西引进了过来,只是到目前为止,还没有开始推广。

    估计很多人以为汉代没有合裆裤,其实是有的,那就是犊鼻裈,非常类似于现代的五分休闲大裤衩,据说穿着历史可以追溯到新石器时代。

    但在汉代,这可是下等人和平民百姓的标配,只有农夫、仆役和军士才会穿着,为的是干活方便。

    当年司马相如带卓文君私奔,在成都开酒肆,卓文君当垆卖酒,司马相如就穿着犊鼻裈和仆人一起洗酒具,如此有辱斯文,把老丈人卓王孙气得个半死。

    所以说,在礼制极严格的东汉时期推广内裤和长裤,难度系数很大,弄不好会引起一场道德礼教方面的大争议。

    但刘志当了三年多的皇帝,早就摸索出一些诀窍。

    上有所好则下必甚焉,楚灵王好细腰,而宫中多饿死,据说当时饿死的可不止求宠的宫女,许多大臣都饿得两眼发昏,就为了让自己看起来更苗条。

    攫欝攫。帝王的喜好,在很大程度上能带动潮流风尚,所以,他打算身体力行,亲自担当长裤的代言人。

    用实际行动来改变大汉贵族的行为习惯。

    当然,改变穿着习惯是小事,但有很多时候,一些不经意的小细节,却能够不动声色地改变社会观念。

    所以,他打算从饮食习惯,穿戴习惯等等小事情上全面入手,一点点改变大汉人的思想。

    建和三年的刘志,一改从前的小心隐忍,开始雄心勃勃的加快了改革步伐。

    大朝贺结束之后,他将太尉等重要公卿留了下来。

    “朕前日与太尉商议过了,趁着元日准备下诏书,将大考制度固定下来。

    一年县试,二年州试,三年殿试,凡县试名额无需推荐,皆可报名应试。”

    黄琼一愣,这事他之前确实与皇帝商议过,但当时并没有确定下来,怎么突然之间就要下诏书了呢?

    按照此次大考的结果,推荐制度的确已经有些多余,何况陛下还保留了特殊人才的举荐制。

    而且到目前为止,皇帝也没有动过官员举察制度,那才是利益攸关的大事。

    尚书令袁盱第一个站出来表示赞同,“此次大考录取的人才,都有真材实料,效果非凡,臣以为此举可行。”

    “臣以为大考制度尚有弊端,自古举才以德行为主,如此一路考试,若其人有才而无德,岂不是贻害无穷?”

    司徒尹勋提出的疑问也很实际,代表了部分大臣的意见。

    这问题他早就考虑好了,自然难不倒他,刘志稳如泰山,淡定地回答。

    “这个好办,县试报名时,凡有特别恶行者,将不予录取,殿试后吏曹和龙麟卫对所有考生进行品德复察,发现问题将予以除名。

    同样的,如有人举报恶意为难考生,查明属实者,严惩不贷。”

    由于大考将分为三年完成,不像这次过于匆忙,各种考核复查都时间充裕,所以这些建议实施起来都不是很难。

    “至于大考的细节,待会儿太尉自会向你们解释,诸位协作商议,拟个章程出来,交付尚书台下发。”

    他这么一说,众人都以为这道命令是与太尉共同制定的,也没怎么反对,很自然地接受了。

    只有黄琼一人深知根底,当日就取消推荐这一关,两人相持不下,到最后也没能达成共识。

    但刘志却单方面决定下诏书,而且时间还如此紧迫,这不是逼着他同意吗?

    改革考核制度,最开始就是他提出来的,也是他多年的心愿,当年在汉顺帝时虽然多少有了些进步,但后来梁冀掌权,一切都被推翻了。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