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2章 语言天才(下)-《四合院之峥嵘岁月》


    第(3/3)页

    “陈处,宝红说的差不多,她以前是住在大院的,那边有专门教西语的教授。”

    说着话,老钟还深深看了陈冀生一眼,要不是这混小子挨个扇大院子弟的嘴巴子。

    一家人也不会搬去大杂院居住,大院子弟的优势,是普通人想不到的。

    学西语有专门的大学教授,学舞蹈有各个院团的舞蹈家,学声乐也一样。

    即便是男孩儿们的打仗游戏,从服装到武器,都有部队的后勤安排,连营级的战术指导,也是小菜一碟。

    各种季节的夏令营、兴趣班,也是应有尽有,只要你有个好爹,这些都是一句话的事儿。

    一般子弟,多少沾点汤水,受到的教育也远超同龄的其他孩子。

    虽说子弟学校取缔了,但这些培养子弟的措施手段,却在大院一直存在。

    “宝红,那你们学校有没有跟你差不多的,能翻译这种资料的人?学生老师都可以!”

    老钟的提醒,让陈处对陈宝红也重视了起来,能翻译克虏伯资料的人,一机部不是没有。

    即便一机部没有,二机部还有,但这些人许多都是保密级工程的技术负责人,让这样的人做翻译,大材小用了。

    现在只要是学理科的留学人员,几乎都在一线的技术岗上,留在城里做翻译,那是对人才的浪费。

    翻译的水平不是不够,陈处也想到了这一点,只是专业不对口而已。

    青大肯定有专业对口的,但也是学科带头人级别的,问了之后不用回答,陈处也大概知道了结果。

    “学生应该不多吧?但教授有不少的,只要是留过学的物理、化学等理科教授,大都可以的。

    我的专业是物理,辅修了化学,所以这些资料我大概看得懂,

    即便不懂,稍微用物理、化学的知识推演一下,也就有了答案。”

    得到了肯定的答复,陈处的黑脸也有些灰暗,这说了跟没说一样,青大那些理科教授。

    调派起码要先问过二机部,弄不好还得向上请示,如果可以随便调用,带来的翻译就不是这两个了。

    克虏伯的全套资料,虽说陈冀生没说多少,但一机部这边也有评测,短期是翻译不完的。

    不然也不会被陈冀生要挟一下,就将项目放在了轧钢厂,翻译人才的缺乏,上面的领导看的清楚。

    这也是有经验的,苏式的资料为什么吃不透,既有管理、技工跟资金方面的原因,翻译上吃不透也是重要的原因之一。

    陈冀生在一机部说缓缓吃透,算是贴合了现在的实际情况,即便吃透了,投入上也会捉襟见肘的。

    “宝红,你能不能传授一下方法?”

    陈处这个技术型的官员,就是比老杨的水平高,反应也快,这不又找到了解决办法。

    “可以,最好是让学物理、化学的学一下英文跟德文,这样上手快一些。

    如果是语言专业的,也可以学一下物理、化学,我小妹就是这样,但翻译起来不怎么顺畅。

    这些资料我看过很多,涉及了许多的化学跟物理知识,不是专业的理科学生,很难理解透彻的。”

    看了看眼前的语言天才,又看了看一脸无所谓的陈冀生,陈处有些无语。

    合着一机部的领导需要密级来约束,在你家里,克虏伯的资料,就是闲书可以随便看的?

    通过陈宝红的言语,陈处也可以确定,陈冀生手里的资料绝对不少。

    (本章完)


    第(3/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