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53借款-《理想年代》


    第(3/3)页

    唐总理理所当然的道:“自然是为了遣散军队。”

    “已遣散多少军队?需款多少?以后每月能省饷多少?”

    银行团一连串的问题,唐总理居回答不上来。

    洋人与财政出入,非常审慎,且习惯制定准确的预算,今见唐总理未能详述,而于预算又胸无成竹,深为吃惊。

    “中国用款,习为冒滥,如此漫无限制,连怎么用都不清楚,这就不好办了。除非这些钱的用途由我们来监督,否则免谈。”

    唐总理并不答应,这时候该同来的熊希龄出马。财政总长熊希龄,他是湖南凤凰人,被称为熊凤凰,很有才名。与洋人再三辩论、磋商,最终形成折中方案:双方各派核计员,每次需要用钱时,先由财政部拟份清单,交核计员查核,查对无误后才能向银行支取。这样,银行团答应先付三百万两。

    ……

    南京,留守府。

    欢迎蒋作宾的宴会散去,就剩下黄兴和蒋作宾在休息室。

    蒋作宾一脸沉痛的说道:“我来时听说唐绍仪和熊希龄正在同国外银行团交涉《垫款章程》,以此得到一笔垫款,但这种乞求贷款的条件严酷……谁都知道,外人之耽耽虎视,欲假经济干涉,以行其政治干涉的目的也不是一天两天了!”

    黄兴脸都气的扭曲了,四处拍发反对借款公开电:“蒋次长来宁,闻悉十七日银行团与熊总长所订垫款已经签字之合同,及监视开支暂时垫款章程,不胜骇异……此种章程匪独监督财政,并直接监督军队。军队为国防之命脉,今竟允外人干涉至此,无异束手待毙。二十年来海内各志士赴汤蹈火,粉身碎骨,所辛苦缔造之民国,竟一旦断送于区区四百万之垫款,吾辈一息尚存,心犹未死,誓不承认。熊希龄身负重任,竟敢违法专断,先行签约,悍然不顾,此而可忍,孰不可忍!闻章程已提交参议院核议,祈痛加驳斥,责令毁约……即本留守直辖各军队欠饷已久,危迫万状,均不甘受此亡国灭种之借款,为饮鸩止渴之图……此举关系存亡,即乞贵处速电抗拒,责令毁约,无任企祷。”

    黄兴再电中央及各省:“……现在借款一事愈出愈奇,名为磋商,实甘愚弄,财政、军政均受监督,国权丧尽,生命随之,故睹此次垫款合同及监视开支章程而不痛心疾首者,非人也。……”

      


    第(3/3)页